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让世界爱上中国装备

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 让世界爱上中国装备
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 让世界爱上中国装备 2017/09/12 10:31中国工业报 扫描分享到好友或朋友圈
分享到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空间 分享到好友 分享到朋友圈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将在北京胜利召开。十九大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首要大事,全球瞩目、万众期待。为迎接党的十九大,体现十九大代表的家国情怀,本报从今日起推出“迎接十九大特别报道·代表访谈”系列报道,意在从代表所处的企业、地方出发,大力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企业、行业、地方乃至整个工业经济的发展成就,寄望开启未来美好的新征程。敬请读者关注。
在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党的十九大代表,哈电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说,十八大以来,哈电集团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全力推进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理直气壮地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让世界爱上中国装备。
央企使命在肩
央企的就是要不辱使命,听从党的指挥,时刻以振兴民族工业为己任,助力实现“中国梦”。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哈电集团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五年,哈电集团作为“共和国长子”,秉承“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这五年,哈电集团努力推进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与突破;这五年,哈电集团步履铿锵,创新发展;这五年,哈电集团在让世界爱上中国装备的道路上砥砺奋进。
哈电集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改革部署,全面推进深化改革。面对电力行业近年来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新任务等,哈电集团综合研判国际、国内形势,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积极应对国家产业政策,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战略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重要环节抓起,加大了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做好产业“加减”法,推动瘦身健体,培育新的增长动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提质增效。
深化落实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理顺了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强化管控效率和力度;实施干部薪酬体系制度改革;加大瘦身健体工作力度,有序推进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发体系,制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高度重视“千人计划”引进人才的技术引领和辐射作用,组建以海外人才为带头人的科研开发团队,打造一支以领军人才为核心的专业人才队伍。
哈电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紧跟国家“走出去”产业政策步伐,全面落实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的“三步走”战略,全力推进投资、总承包、售后服务和金融四大业务板块;通过“驾船出海”、“借船出海”积极推进从装备“走出去”到技术、服务、资本、标准“走出去”;积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实现由总承包领域向投资领域的延伸和跨越,正在由工厂制向市场事业部制转变;以打造“中巴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等为契机,推动我国装备“走出去”。高端产品让巴基斯坦、厄瓜多尔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青睐,首次实现以投融资和总承包模式挺进了阿联酋迪拜等中东高端电力市场,让“中国装备”这张名片在世界上更加靓丽。
央企担纲重担
哈电集团紧紧抓住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脉搏推进产品结构转型升级,依靠创新驱动推进技术进步,依靠“火烧质量”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突出的业绩。
从共和国第一台立式水电机组的诞生,到世界最大单机容量水轮发电机组的研制;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登顶行业技术制高点,推动我国抽水蓄能机组国产化制造取得丰硕成果,领舞世界水电之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单机容量最大(375兆瓦)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在仙居电站落地生根;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白鹤滩电站开工建设,哈电集团将继续冲击新的行业制高点。
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要求,哈电集团坚持绿色发展,二次再热技术、高效超超临界技术、准东煤燃烧技术等高效清洁燃煤技术世界领先。在行业内率先自主开发了世界参数最高的66万千瓦及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66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技术,填补了我国技术空白,对进一步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助力电厂降低污染物排放,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在环保产业、改造服务产业、水务产业等新领域也取得突破。
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为依托,全面推进核电产业发展。承制了国内首个“华龙一号”福清机组轴封主泵等CAP1000屏蔽式主泵电机,实现了主泵全面的国产化,掌握了核心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同时推动了材料国产化,核心部件、重要工序达到真正自主化。哈电集团成为国内惟一同时具有轴封型核主泵及其主泵电机、三代核电屏蔽型主泵电机生产制造能力的骨干企业。
加快发展燃气轮机是进一步提升我国工业基础和能源装备制造水平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能源技术革命、推动能源装备制造升级的重要任务。哈电集团成功研制国内首台30MW级燃气轮机,与通用电气(GE)公司牵手,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建立燃机基地,共同推进重型燃气轮机在我国本土化的研究制造,推动我国高端制造产业再升级。
央企致远
展望未来崭新的五年,哈电集团将继续步履铿锵,创新发展,负起央企,坚决听从党的指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开启新的征程。
哈电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依靠改革、创新双轮驱动;推动落实产业升级、自主创新、基础管理、质量提升、人才强企、国际拓展、文化引领和党的建设等发展任务,努力打造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型企业集团。
激发新活力,坚持组织变革,遵循不同产业的发展规律,进行流程再造,重新配置资源,促进各产业做强、做优;注入新动力,坚持创新驱动,把提高创新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围绕创新驱动这一发展引擎,加强产业技术研究,充分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为实施创新发展提供保障;增添新定力,坚持转型升级,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补齐产业短板,促进产品结构向高端智能发展;增强新潜力,坚持国际合作,从战略高度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交流合作,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新合力,坚持文化提升,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员工践行爱岗敬业、产业报国的使命感和感,加强制度文化和形象文化建设,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使企业的文化理念外化为员工形象、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的美誉度。
深耕国际市场,在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描绘的互联互通宏伟蓝图下,传播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装备”阔步走向世界舞台。稳步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和综合能力,吸收和培养国际化人才队伍,塑造国际品牌形象,加速提升品牌国际化进程,继续“走出去”扩大海外成果,深度“走进去”布局海外市场,全力“走上去”抢占高端市场。
党的十九大将为党的伟大事业指明前进的方向。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哈电集团将切实履行政治、经济、社会,努力实现由传统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对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实现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Jason
收藏本文文章关键字名族工业 中国装备 潍柴动力:让中国装备的动力奔腾不息5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考察。在潍柴期间,李克强勉励企业,让潍[详细] 08:29
李克强:让潍柴动力、让中国装备的动力奔腾不息5月24日至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省长龚正陪同下,在潍坊[详细] 22:40
中铁工业: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改革标兵2019年,中铁工业集团将在持续巩固并不断扩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环保产业等新机遇和川藏铁路建设的契机,培育新动能,布局新产业,以改革创新再出发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2019年是中铁工业集团125周年历史的新坐标,也是中铁工业上市2周年的新起点。上市两年来,中铁工业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的三步走由“成功上市”到“上市成功”。市场最能说明一切,中铁工业2018年新签合同额比上市前的2016年增长52.3%,归母净利润增长45.45%。目前,中铁工业钢桥加工制造安装能力世界第一,盾构机与硬岩掘进机(TBM)研制水平国内第一、世界第二,道岔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同时,中铁工业工程服务、轨道交通、环保业务等新兴业务板块不断开疆拓土、蓄势待发,并获得“中国百强企业奖”等多项大奖。2019年,中铁工业又将以改革创新再出发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途。重组整合上市 推动板块发展协同化近年来,中国中铁一直积极推动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2007年,中国中铁实现A+H股的上市,母子关系的上市公司存在了过滤掉1些脚本标示符和1些无用的广告信息同业竞争的现实。为破解这一客观问题,中国中铁于2017年对中铁二局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谋划将中铁山桥等四家二级工业企业注入中铁二局,置换出中铁二局原有全部资产负债的重组方案,中铁二局原有建筑工程施工、房地产开发等同业竞争业务随资产整体置出至中国中铁,这样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历史遗留的同业竞争问题。2017年3月2日,中铁工业资产置换工作全部完成,重组上市获得成功,成为中国A股市场上惟一主营轨道交通及地下掘进高端装备的工业企业。两个“一以贯之” 夯实治理结构现代化上市后,中铁工业始终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方针,把党的领导与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紧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通过《公司章程》和决策程序,明确党委在公司的法定地位,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明确权责边界,建立健全了“股东大会重大决策,党委会核心领导,董事会战略决策,经营高管层执行落实,监事会依法监督”的公司治理机制,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要求得到扎实落地。创新竞争能力 实现企业运营精益化创新企业系统管理。中铁工业立足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系统性牵引企业资源的协调运行,不仅对所有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等业务资源进行有力统筹,而且对为业务增值链提供支撑的各项管理资源进行强力协调,建立了一套适合装备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运营系统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企业运行效益。创新精益生产组织。中铁工业积极打造形成“车间自动化、管理信息化、服务智能化”的崭新生产组织模式。实施生产标准化,解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职责权限有交叉、管控环节有空白、审批流程周期长等问题;并以信息化提升公司运行效率,实现采购、制造、设备等全程信息化。创新区域营销模式。中铁工业建立了以区域经营为主的三级立体式经营管理体系,突出市场经营主体地位,把营销力量和营销资源前移,用先进的理念开展营销,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满足顾客全方位的需求。深化改革机制 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中铁公司在持续巩固并不断扩大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环保产业等新机遇和川藏铁路建设的契机,培育新动能,布局新产业,形成“一主多元”产融互促的发展新格局。精准技术创新,做强企业。中铁工业紧紧围绕隧道掘进装备、道岔、钢梁钢结构这三张“王牌”,实施“精准创新”,优先解决企业产品的“卡脖子”问题。一是抓住川藏铁路建设机遇,突破关键技术,加快极端装备研发,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创新成果转化。三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两化融合”不断深入。深化内部改革,做优企业。中铁工业以强化内部改革,全面激发企业活力。一是坚持“小总部、大产业、强协同、促发展”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两级管控体系。二是出台加快新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重点研究新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矛盾,打破固有束缚。三是进一步探索国有控股下混合所有制科学治理和管控的新模式。四是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考核体系,出台全公司收入分配指导意见,发挥薪酬分配杠杆的激励作用。五是推动产品营销向品牌营销拓展,推动重经营规模向重经营质量转变。发挥资本力量,做大企业。中铁工业积极激发资本活力,使上市公司优势发挥得更加充分。一是以并购补齐缺项、短项、弱项,壮大强项,并购标的主要聚焦在软件开发公司、海外车辆制造公司、海外机械制造公司、环保技术公司等。二是坚持“制造为本”的理念,专注自身制造主业的发展,坚持做精、做专的同时,发挥资本力量,以融兴产。三是瞄准“三商合一”的发展道路,把精力聚焦在雄安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城市和区域上,实现深耕细作。“百年老店”再立潮头,上市两年再展新貌。仅仅2018年,中铁工业就有6名同志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5人走进人民大会堂领受殊荣,3人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163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充分展现了企业的杰出风采。正如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易铁军所言,“中铁工业将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姿态,让改革之路越走越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创新之势越聚越强。”今后,中铁工业将秉承“传承超越,创新发展”的理念,坚持“科技改变世包括半挂卡车界”的追求,为实现中国先进装备制造的转型腾飞贡献自己的新力量。(作者系国家发改委国经中心博士后研究员,中国中铁工业规划部部长,中国国防工业企业协会特聘专家)[详细] 这个目前北欧最大的研发基地10:56
央视专访徐工董事长王民 距离“中国装备”装备世界还有多久?3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峰会在京举行,这是每年“两会”后首个[详细] 10:17
全球起重机行业唯一智能转台——中国装备制造新动能中国工程机械产业是个善于创造“世界奇迹”的领域;而且其中的细分行业——中国起重机板块,更是如此。[详细] 15:50
+加载更多
日照职业装定做齐齐哈尔试验机
西藏西装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