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汇医在线:远程医疗让慢病诊疗“快”起来

但是慢性疾病的隐秘性、伤害不可逆性、治疗周期长等诸多问题,让慢病治疗快不起来。周期长是真正阻碍治疗的绊脚石。事实上,慢性疾病的治疗和用药方案在短期内并不会有太大变化。但当慢性疾病在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症状时,医生给予的治疗方案也是不同的。这也就意味着,为了确保疾病得到及时控制,慢病患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需要定期奔波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
传统医院-患者的管理模式弊端逐显,多种新型慢病管理模式应运而生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模式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模和诊疗资源的不断扩充壮大,慢病管理的重心开始由医院向社区迁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慢病治疗和健康维护放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中心,辐射周边社区居民,因地制宜开展慢病健康教育,改变就医观念国标全螺纹资料,建立具备社区特色的慢病管理动态机制,正在蔚然成风。
家庭医生模式
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等6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力争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家庭医生团队为居民提供中西医结合诊治、用药指导、就医指导等其他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约定的健康管理服务,采取全程服务、上门服务、错时服务、预约服务等多种形式。
多样式的慢病管理模式给予慢病患者不少信心。而随着互联网+医疗的不断发展国标带轮,远程医疗技术更为慢病管理锦上添花。
一方面回转支承,远程医疗可为患者节省大笔沟通成本。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视频问诊,是远程医疗落地的其中一种形式。以汇医在线APP为例,患者将诊断数据上传至APP后台建立电子病历后,通过平台远程接诊的医生可以直接通过后台查阅,从而方便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发展态势做出准确判断。
另一方面,远程医疗让患者能主动选择就医机构。倘若慢病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病情控制的并不理想,换更好的三甲医院便成为下意识的选择。于是,像汇医在线这种汇聚众多三甲医院、并且不用出门挂号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将会成为不二之选。远程医疗的出现,让患者的就医方式从过去的被动接受逐渐转为主动选择。
目前的医疗卫生体系多围绕急病诊治和医保报销,在慢病诊疗方面着力不多,而庞大旺盛的慢病诊疗需求也逐渐反衬出医疗卫生力量的结构性不足,慢病管理已经从医疗问题延伸为社会热点。整合医疗资源,开放医保报销入口,开展基于可穿戴设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视频问诊的慢病管理远程医疗服务,需要政府和医疗服务平台企业携手并进。
据了解,汇医在线的远程医疗平台已经聚合全国400多家公立医院,上线了心脑血管科、疼痛科、康复科等众多三甲医院的权威慢病诊疗科室,未来还将会持续探索慢病管理领域,让慢病人群走更少的路,看更好的医生。